从狩猎伙伴到家庭成员,狗的温顺、忠诚和善解人意,使它们赢得无数“铲屎官”的心。然而,近年来,随着一系列恶犬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,这一和谐景象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。对狂犬病毒的研究与防控,也成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。
近日,科学家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“Rabies Virus Infection Causes Pyroptosis of Neuronal Cells”,主要研究了狂犬病病毒(RABV)感染导致神经细胞焦亡的机制。
狂犬病病毒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(Mononegavirales)弹状病毒科(Rhabdoviridae)狂犬病病毒属(Lyssavirus)。病毒颗粒一端呈平坦或略凹状,另一端呈半圆形或子弹状。直径约75~80nm,长度约170~180nm。病毒具囊膜,表面有长约6~7nm的棘状突起 ,系由病毒糖蛋白(Glycoprotein,G蛋白)三聚体组成。囊膜内层是间质蛋白(Matrix protein,M蛋白)。中央为紧密的螺旋状核衣壳,直径约50nm,由单链RNA基因组、核蛋白(Nucleoprotein,N蛋白)、大蛋白(Large protein,L蛋白)和磷酸化蛋白(Phosphoprotein,P蛋白)组成。
Fig 1. 狂犬病毒结构
狂犬病毒(Rabies Virus,RV)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,长约12 kb,由3′端至5′端依次排列着N、P、M、G和L共5个狂犬病毒的结构基因,分别编码核蛋白、磷蛋白、基质蛋白、糖蛋白和多聚酶大蛋白。
Fig 2. 狂犬病毒基因序列结构示意图
小贴士:病毒基因功能
1.核蛋白(Nucleoprotein)简称N蛋白,基因全长1424个核苷酸,N蛋白基因序列相对恒定,点突变较少,是狂犬病病毒基因分型的主要依据。N蛋白的磷酸化能调节病毒的转录和复制;与基因组RNA结合,能保护病毒RNA免遭核酸酶破坏;在成熟的病毒粒子中,N蛋白还是构成核衣壳螺旋对称结构的主要成分。
2.磷蛋白(Phosphoprotein)简称P蛋白,P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辅助因子,通过与L蛋白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RNA聚合酶,同时调节病毒RNA的复制和病毒包装。
3.基质蛋白(Matrixpotein)简称M蛋白,由2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,在病毒颗粒中发挥着连接病毒囊膜和核衣壳的作用。M蛋白可以调控病毒RNA复制及病毒的组装,在病毒装配和出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。
4.糖蛋白(Glycoprotein)简称G蛋白,是狂犬病病毒唯一的包膜蛋白,负责结合细胞受体,介导病毒侵入,决定病毒的致病性和组织嗜性。
5.多聚酶/大蛋白(Polymerase or Largeprotein)简称L蛋白,是狂犬病病毒最大的结构蛋白,由约212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。与N、P蛋白相互作用,和病毒RNA共同构成狂犬病病毒核衣壳。L蛋白还是一种多功能蛋白,除了作为转录和复制必需的多聚酶,还参与病毒mRNA的多腺苷酸化、加帽和甲基化等。
为了阐明RABV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, 研究团队选取了三种不同毒力的RABV株:rRC-HL(低毒力)、GX074(中等毒力)和CVS-24(高毒力),分别感染小鼠。根据组织化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扫描,证实了RABV感染诱导了神经元的严重损伤。
Fig 3. 切片染色和冷冻电镜
通过分析感染4天和7天后小鼠脑组织的转录组表达谱,发现与焦磷酸途径相关的多个基因显著上调,包括gasdermin D (Gsdmd)、Nlrp3、caspase-1和IL-1β,以及趋化因子基因Ccl2、Ccl3、Ccl4、Ccl5、Ccl7、Ccl12和Cxcl10。尤其是Gsdmd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感染不同RABV株的神经元中都显著上调。
Fig 4.感染后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布
通过质谱发现,所选蛋白质与至少九种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,包括Dsdmd,Il-10,TNF,Il-6,H2超家族,Cxcl10,B2m和Stat1。这些蛋白被认为是RABV CVS感染期间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关键中枢蛋白。与Gsdmd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包括Casp1、Casp4、Naip2、Ctss、B2m、Hpse、Arg1、Chit1和Ptx3这些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能参与细胞焦亡,这意味着RABV感染可能导致细胞焦亡。
Fig 5.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
在分离的神经元细胞中,研究团队同样观察到了与细胞焦亡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。尤其在强毒CVS-24感染组,Gsdmd、Nlrp3、IL-1β和casp1基因的mRNA水平在7 dpi时显著增加,而rRC-HL感染组未见显著变化,这与整体脑组织中的发现相一致,表明细胞焦亡不仅在整体水平上被激活,也在神经元细胞中特异性发生。
Fig 6. 感染RABV的鼠脑的分离的神经元中发生细胞焦亡
AntibodySystem SAS公司提供了多种与狂犬病毒研究相关的产品,包括狂犬病毒的糖蛋白(Glycoprotein, G protein)、核蛋白(Nucleoprotein, N protein)、M蛋白(Matrix protein, M protein),以及相应的抗体和ELISA试剂盒。这些产品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帮助深入研究狂犬病毒的致病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影响,如其对神经元细胞的感染、细胞焦亡的诱导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,进一步探索狂犬病毒的防治策略。作为AntibodySystem在亚洲区的总代理,佰乐博生物为您提供近三万种生命科学研究试剂,涵盖病毒关键的蛋白、抗体和试剂盒,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、全面、可靠的试剂支持,助力狂犬病毒相关研究的进展。
热门产品推荐:
Protein | |
---|---|
Catalog No | Product Name |
YVV02301 | Recombinant RABV NP/Nucleoprotein Protein, C-His |
YVV02302 | Recombinant RABV NP/Nucleoprotein Protein, N-Trx-His & C-His |
YVV03901 | Recombinant Rabies virus/RABV G/Glycoprotein Protein, N-His |
YVV03902 | Recombinant RABV G/Glycoprotein Protein, N-His |
EVV03501 | Recombinant RABV G/Glycoprotein, C-His |
EVV03502 | Recombinant Rabies virus/RABV G/Glycoprotein Protein, C-10*His |
EVV03503 | Recombinant Rabies virus/RABV G/Glycoprotein Protein, C-His |
YVV37701 | Recombinant RABV M/Matrix protein Protein, N-His |
Antibody | |
---|---|
Catalog No | Product Name |
PVV02301 | Anti-RABV NP/Nucleo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y |
RVV03501 | Anti-Rabies virus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17C7) |
PVV03901 | Anti-Rabies virus/RABV G/Glyco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y |
PVV03902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y |
RVV03901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523-11#) |
RVV03902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RVC20) |
RVV03903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EP5G3) |
RVV03904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GD2D12) |
RVV03905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Fab094) |
RVV03906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RVC58) |
RVV03907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SO57) |
RVV03908 | Anti-RABV G/Glycoprotein Antibody (50AD1) |
PVV37701 | Anti-RABV M/Matrix 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y |
Kit | |
---|---|
Catalog No | Product Name |
KVV03501 | Rabies virus (RABV) Glycoprotein (G) ELISA Kit |
KVV02301 | Rabies virus (RABV) Nucleocapsid (NP) ELISA Kit |
KVV37701 | Rabies virus (RABV) Matrix protein (M) ELISA Kit |
参考文献:
Yu, Dongling et al. “Rabies Virus Infection Causes Pyroptosis of Neuronal Cells.”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vol. 25,11 5616. 22 May. 2024, doi:10.3390/ijms251156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