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新闻中心 / 佰乐博新闻

文献速递|佰乐博产品2025年3月新增引用文献分享

发表时间:2025-03-31 访问次数:42

 

在生命科学的探索征程中,优质的科研试剂宛如开启未知之门的钥匙。每一位投身生命科学研究的小伙伴,都怀揣着对未知的热忱与执着。AntibodySystem陪伴各位小伙伴走过漫漫科研长路,并为大家提供有力支持

20253月,AntibodySystem又见证了无数科研人的拼搏与突破。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月引用AntibodySystem产品的部分文献,和Connie一起交流学习,共同进步!


 

标题

Targeting the ceramidase ACER3 attenuates cholestasis in mice by mitigating bile acid overload via unsaturated ceramide-mediated LXRβ signaling transduction

期刊信息

Nat Commun. 2025 Mar 2;16(1):2112.

引用产品清单 

货号

品名

YHF08201

Recombinant Human NR1H2/LXRb Protein, N-His

 

文献重点内容总结

胆汁酸过载是胆汁淤积性肝损伤(CLI)的核心致病机制,该研究揭示碱性神经酰胺酶(ACER3)在CLI中通过调控神经酰胺CER(d18:1/18:1)-LXRβ信号轴发挥关键作用。CLIACER3表达显著上调,且与患者CL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。机制层面,CER (d18:1/18:1)直接结合肝脏X受体βLXRβ)配体结合域,作为激动剂激活其转录功能,缓解肝细胞胆汁酸过载。研究揭示了CER-LXRβ互作在胆汁酸稳态中的新机制,为CLI治疗提供靶点。

 

Recombinant Human NR1H2/LXRb Protein, N-His的应用及实验结果

在验证CER (d18:1/18:1)LXRβ直接结合的实验中,作者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(SPR)技术,将不同浓度(01252505001000nM)的Recombinant Human NR1H2/LXRb Protein, N-His购自AntibodySystem,货号:YHF08201)溶解于PBS后注入固定有CER(d18:1/18:1)的芯片。

结果显示,LXRβ与CER (d18:1/18:1)呈剂量依赖性结合,结合亲和力通过SPR信号响应值定量分析确认。此外,免疫共沉淀(Co-IP)实验进一步证实了CER (d18:1/18:1)LXRβ的物理相互作用,且分子对接模拟表明CER(d18:1/18:1)优先结合LXRβ配体结合域的关键氨基酸残基(如His433Trp457)。这些结果直接支持了CER (d18:1/18:1)作为LXRβ内源性配体的功能,并解释了其通过激活LXRβ信号通路调控胆汁酸代谢和脂质稳态的分子机制,为靶向ACER3-CER-LXRβ轴治疗CLI提供了实验依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8j. SPR滴定曲线反映了重组人LXRβ与CERd18:1/18:1)之间的相互作用

8k. Flag-LXRβ的Co-IP

8l. CERd18:1/18:1)在免疫共沉淀LXRβ-FLAG蛋白中表达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标题

Synthesis of an RBM39 Degrader That Downregulates CEP192 and Induces Disorganized Spindle Structures

期刊信息

J Med Chem. 2025 Mar 19

引用产品清单 

货号

品名

YHG80601

Recombinant Human RBM39 Protein, N-His

文献重点内容总结:

RBM39作为剪接体的核心组分,在维持mRNA完整性中发挥关键作用。其缺失可显著加剧RNA剪接缺陷并展现出强效抗癌活性。多组学分析比较降解剂CB039Indisulam揭示CEP192RBM39缺失的核心下游靶点,96%癌细胞系依赖其功能。在癌细胞模型中,两种降解剂均诱导CEP192外显子42跳跃并降低其蛋白水平。机制研究表明,CB039处理或RNA干扰介导的CEP192敲低可导致纺锤体紊乱、染色体异常及G2/M期阻滞。研究首次确立CEP192RBM39降解剂的核心效应蛋白,为抗癌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。

 

Recombinant Human RBM39 Protein, N-His的应用及实验结果:

本研究通过荧光偏振(FP)实验验证了CB039RBM39-DCAF15-DDB1三元复合物的调控作用。作者使用Recombinant Human RBM39 Protein(购自AntibodySystem,货号:YHF08201)与DCAF15-DDB1复合物及荧光探针Probe-3共同孵育。

 

F. 用于评估DCAF15-DDB1RBM39ru.v26Probe-3形成三元复合物的FP实验示意图

 

结果显示,在RBM39存在时,DCAF15-DDB1Probe-3的结合IC50值为208 nM,而单独DCAF15-DDB1RBM39的亲和力显著降低(IC50 > 2000 nM),证实了RBM39作为“分子胶”对复合物形成的必要性。

竞争性FP实验进一步表明,CB039Indisulam可剂量依赖性地置换Probe-3IC50分别为594 nM417 nM,提示CB039与靶点的结合模式与Indisulam类似但存在差异。

该实验体系为定量评估RBM39降解剂的结合效率及机制提供了关键工具,并支持了CB039通过增强RBM39DCAF15相互作用发挥降解活性的结论。

 

2G. FP结合实验

2H. 竞争性FP滴定实验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标题

TSHR-targeting nucleic acid aptamer treats Graves' ophthalmopathy via novel allosteric inhibition

期刊信息

bioRxiv 2025.03.07.641992

引用产品清单 

货号

品名

DHC29903

Research Grade Teprotumumab

 

文献重点内容总结

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YC3的核酸适配体,通过靶向促甲状腺激素受体(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)治疗Graves眼病(Graves’ ophthalmopathyGO)。TSH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GO等疾病的核心机制,但目前尚无临床可用的TSHR抑制剂。作者采用创新性的“蛋白靶向细胞-SELEX”结合功能筛选策略,成功筛选出具有纳摩尔级亲和力的YC3。研究首次为TSHR变构抑制治疗GO提供了临床前证据,并揭示了TSHR的新型药物靶点,为开发精准疗法奠定了基础。

 

Research Grade Teprotumumab的应用及实验结果

本研究使用Research Grade Teprotumumab(购自AntibodySystem,货号:DHC29903)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用于评估YC3的疗效。

实验中,Teprotumumab5μg/mL)与YC32μM)在抑制GOFs的炎症因子(IL-6IL-8IL-1β)分泌和透明质酸合成酶(HAS1-3)表达方面表现出相似效果,且两者均能显著减少细胞外基质(ECM)沉积。

此外,在GO小鼠模型中,TeprotumumabYC3均能缓解眼眶组织炎症浸润和纤维化,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。研究还提出未来可探索YC3Teprotumumab联用的多靶点治疗策略,以进一步提升GO治疗效果。Teprotumumab的引入不仅验证了YC3的潜在临床价值,也为适配体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疗效对比的基准。

 

6D. ELISA检测M22刺激的GO患者GOFs细胞上清中IL-6IL-8IL-1βHA水平,细胞经YC3适配体(2 μM)或Teprotumumab5 μg/mL)处理

 

同时为了感谢广大科研工作者对AntibodySystem SAS的支持与信任,佰乐博和AntibodySystem SAS联合推出2025年度文献引用奖励活动。凡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并使用AntibodySystem SAS全线产品的科研工作者,均可申请奖励,具体活动详情可至佰乐博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了解。

 

 

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