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期和科研宝子们分享了co-IP、GST-Pull down以及SPR实验,这一期小编带大家了解另一种常见的互作实验——BLI。生物层干涉技术(Biolayer Interferometry, BLI)是一种实时的、无标记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方法。主要应用于量化蛋白质、核酸、多糖和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动态结合反应,提供有关结合亲和力、速率常数和稳定性的重要信息。
原理
BLI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干涉效应。传感器头(一般由光纤尖端构成)涂覆有特殊的生物相容性基质,可固定特定的生物分子(例如抗原、受体或其他靶分子),形成所谓的生物层。当此传感器浸入包含潜在配体(与固定分子可能结合的分子)的溶液中时,任何发生的结合事件都会导致生物层质量发生变化,进而影响光纤尖端反射回的光的干涉图样。这一变化可通过仪器精准捕捉,转化为实时数据曲线,反映结合动力学。
实验步骤
1.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芯片:根据目标分子的性质(如蛋白质、抗体、DNA等),选取对应的传感器芯片。芯片表面经过特殊处理,能够稳定地偶联目标分子。
2. 配制溶液:包括缓冲液、目标分子的溶液(用于包被传感器)、潜在的配体溶液(用于后续结合实验)、再生液(用于洗脱已结合的分子)等,确保浓度、pH值和盐度适宜。
3. 校准仪器:开始实验前,按照设备说明书调整仪器设置,确保所有组件正常运作。
4. 传感器芯片基线建立:首先用缓冲液冲洗传感器头,获取空白基线数据,这是为了排除任何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。
5. 配体包被:将传感器头浸泡在含有配体的溶液中,直到达到稳定的信号水平,表示足够数量的目标分子已经固定在传感器表面。此时再次记录新的基线,代表带有包被分子的传感器的初始状态。
6. 结合阶段:将包被后的传感器头放入含有潜在目标蛋白的溶液中,观察随时间推移的信号变化,这反映了分子间的结合情况。记录数据直至信号稳定,表明达到饱和结合。
7. 解离阶段:将传感器头放置于清洁缓冲液中,允许结合的分子逐渐解离。持续记录解离过程中信号的变化,直至回到最初的基线水平。
8. 计算结合动力学参数:通过软件自动拟合结合和解离阶段的数据,得出结合速率常数(kon)、解离速率常数(koff),并计算出平衡解离常数(KD)。
9. 传感器再生:使用适当的再生溶液去除所有结合的分子,恢复传感器至原始状态,以便重复使用或进行下一组实验。
10. 评估亲和力:KD值越低,意味着分子间结合的亲和力越高。
BLI技术与免疫共沉淀对比优势
1. 无标记: 不需要对样本进行放射性或荧光标记,简化了实验流程,减少了潜在的干扰因素。
2. 动力学数据实时测定:可实现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动力学数据,实现对分子瞬时相互作用的检测
3. 高通量:可实现8~16个样品同时检测,是非标记技术中通量最高的
4. 检测用量少:只需要少量纳摩的样品,可以用于分析难以分离的分子样品
5. 应用范围广:可直接检测粗制的样品,耐受各种溶液环境,只有结合到传感器表面的分子才会被检测,可分析各种类型的生物分子,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、核酸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质。
应用领域
BLI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、抗体工程、疫苗评估、代谢物识别等领域,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,加速新药发现和生物标志物鉴定过程。
药物筛选:BLI可用于快速筛选大量化合物库,确定哪些小分子能够有效结合靶标蛋白,加速先导化合物的发现。
抗体工程:在抗体研发中,BLI帮助评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,优化抗体设计,以及评估抗体改造后的性能提升。
药物-靶标相互作用研究:通过BLI监测药物候选物与疾病相关蛋白的直接结合,验证药物作用机理。
抗体效价与特异性分析:在疫苗开发中,BLI用于评估接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和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,指导疫苗配方的优化。
免疫复合体形成研究:监测抗体与病原体抗原的结合,研究免疫复合体形成的动力学特征,为感染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。
生物标志物检测:利用BLI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,实现对血液、尿液等体液中微量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检测,辅助疾病的早期诊断。
疾病机理探索:通过分析疾病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,揭示致病分子机制,为新药靶点的发现奠定基础。
下一期小编将为科研宝子们带来另一种常见的蛋白互作实验——酵母双杂,敬请期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