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于揭示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。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最常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技术之一——免疫共沉淀。
免疫共沉淀(Co-Immunoprecipitation, Co-IP)主要用于检测和研究蛋白质-蛋白质相互作用。它基于抗体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识别,能够从复杂的细胞或组织提取物中富集目标蛋白及其结合伙伴,进而分析蛋白质复合体的组成。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接近生理条件的状态下,捕捉和证实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,因此被视为探究蛋白质复合体构成及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。相比于其他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鉴定技术,如GST pull-down等,免疫共沉淀可以在生理条件下检测,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活性。
免疫共沉淀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高特异性结合。在实验中,抗体(通常为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)与目标蛋白(抗原)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。通过加入蛋白质A或G磁珠,这些免疫复合物可以被沉淀下来,随后通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蛋白,最后通过SDS-PAGE(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)和Western Blotting(蛋白质印迹)等技术来鉴定和分析共沉淀的蛋白质。
实验步骤:
1. 样本制备
细胞培养:根据研究目的,选择合适的人或动物细胞系进行培养,待达到适宜的密度后可进一步处理。
裂解细胞:用适量的裂解缓冲液(含有蛋白质酶抑制剂和去垢剂如NP-40)处理细胞,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,释放胞内蛋白质。
离心澄清:将裂解物进行离心,去除细胞碎片和其他大颗粒杂质,获得上清液作为后续免疫沉淀的原料。
2. 免疫沉淀
抗体预处理:预先将抗原特异性的第一抗体(针对感兴趣的靶标蛋白质)与蛋白A/G珠或其他亲和介质混合,形成抗体-介质复合物。
样本结合:将上述复合物与之前制备的细胞裂解液温和混匀,置于旋转器中过夜或至少数小时,允许抗体与样品中的靶蛋白充分结合。
3. 清洗和洗脱
离心收集含有免疫复合物的珠子,弃掉上清,随后多次用低盐或高盐洗脱缓冲液清洗珠子,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。
洗脱:采用含还原剂的洗脱缓冲液或SDS-PAGE样品缓冲液处理珠子上的免疫复合物,使其脱离介质并溶解。
4. 电泳验证
将洗脱产物进行SDS-PAGE凝胶电泳,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质成分。将凝胶上的蛋白质转移至PVDF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。使用第二抗体(通常是HRP或荧光标记的,能识别第一步中的第一抗体)进行Western blotting,以检测与靶蛋白共同沉淀下来的其他蛋白质伙伴。
免疫共沉淀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1. 鉴定已知两个蛋白是否体内互作:可以用来验证两个蛋白质之间是否直接相互作用,或确定一个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网络。
2. 研究蛋白质复合体的组成:通过Co-IP,可以分析特定蛋白质复合体中所有成员,有助于理解细胞内信号传导、转录调控等复杂生物过程。
3. 药物靶点研究:通过检测目标蛋白与药物分子或潜在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,可以评估药物的结合特性和药效机制。
4. 疾病机制探索:在疾病研究中,Co-IP可以帮助揭示异常蛋白质相互作用,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线索。
常见实验失败原因和解决方法:
1. 高背景
可能原因:洗涤不完全。
对应解决:增加洗涤缓冲液中的NaCl和去垢剂浓度,多次充分洗涤。
可能原因:非特异性蛋白吸附于磁珠上。
对应解决:预处理磁珠防止非特异性吸附。
可能原因:抗体本身特异性不好。
对应解决:选择合适的抗体,可以考虑单抗。
可能原因:抗体用量太多。
对应解决:梯度优化减少抗体。
可能原因:使用了过多的细胞或组织用于裂解。
对应解决:推荐使用100-500μg细胞裂解物。
可能原因:抗原降解。
对应解决:保证样品中加入了蛋白酶抑制剂,尽量使用新鲜制备的样品。
2. 没有信号
可能原因:目的蛋白在样本中表达量低或者不表达。
对应解决:首先对目的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,或者加大IP中加入的蛋白裂解物并进行预处理
可能原因:细胞裂解液使用不当
对应解决:根据实验需要选择,慎重考虑。
可能原因: 目的蛋白未被洗脱。
对应解决:保证使用合适的洗脱液,保证洗脱液的强度和PH值合适
可能原因:抗原降解。
对应解决:保证样品中加入了蛋白酶抑制剂,尽量使用新鲜制备的样品。
可能原因:抗体没有很好的与微珠相互结合
对应解决:选择合适的微珠。
可能原因:抗体选择不当或者不工作。
对应解决:利用WB对抗体进行验证。
3. 假阳性
以上图的结合模式,可能出现的“假阳性”及对应需要设置的实验对照有:
1. 磁珠与蛋白X非特异性结合
对照:磁珠+抗体X+抗体Y
2. 磁珠与蛋白Y非特异性结合
对照:磁珠+蛋白Y
3. 抗X抗体和Y非特异性结合
对照:磁珠+抗体X+蛋白Y
4. 抗X抗体(或磁珠)会和细胞裂解液内其它蛋白结合
对照:磁珠+抗体X+未转染质粒的宿主细胞裂解液
5. 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
对照:normal lgG+蛋白X+蛋白Y
4. 蛋白质复合体不稳定
问题表现:虽然能检测到相互作用蛋白,但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容易解离。
解决方案:使用低盐浓度的洗涤缓冲液;缩短温育和洗涤时间,减少机械应力;尽可能在低温条件下操作。
5. 抗体交叉反应
问题表现:出现多个额外的条带,表明抗体可能识别了多个非目标蛋白。
解决方案:更换抗体,优选那些具有更高特异性并通过多重验证的产品;或者使用抗体吸附的方法去除对其他蛋白质的交叉反应性。
问题表现:即使使用了阴性对照,仍观察到大量条带或信号,这可能是由于非特异性蛋白与抗体或固相载体(如蛋白A/G珠)的结合所致。
解决方案:增加洗涤次数和强度;选择更高特异性的抗体;预先用未标记的抗体或蛋白A/G珠饱和样品,减少非特异性结合位点。
小编总结了几点小Tips帮助大家提高co-IP实验成功率和质量:
1. 抗体的选择至关重要:使用高质量、高特异性的抗体对于成功的免疫共沉淀至关重要。优先选用经过Co-IP验证过的抗体。
2. 温和的裂解条件:确保温和的裂解条件,保留蛋白质-蛋白质的相互作用。通常使用NP-40或Triton-X-100,控制裂解时间和温度。
3. 避免高浓度变性剂:不要使用高浓度变性剂如 0.2%SDS,以免破坏蛋白质相互作用。裂解液中应添加各种酶抑制剂,以保护蛋白质免受降解。
4. 预先将抗体与磁珠或蛋白A/G珠在4°C下孵育过夜,增强抗体与珠子的结合力。使用前彻底清洗珠子,移除任何可能引起背景信号的非特异性蛋白。
5. 上样时要迅速,避免样品扩散,导致相邻加样孔的交叉污染
6. 某些抗原和抗体可被Tween-20 洗脱,可以用1.0% BSA代替。
7. 如果要同时检测大分子量和小分子蛋白,最好用梯度胶分离蛋白
下一期,小编将带大家继续了解GST pull down实验内容,敬请期待吧!